首页>>经典案例>>经典案例
经典案例

经典案例

派遣工转为正式工 其被派遣期间是否计入工龄

时间:2019-05-15  【转载】

郭某于2002年加入国内一家先进的手机生产企业担任地区销售代表。2008年,该企业决定将市场销售部门80%的员工转为劳务派遣工,以降低企业人工成本。为了平息正式员工被转换身份的不满,公司决定按照高于法定标准,即员工每工作1年支付1.5个月工资的补偿标准向愿意继续留任的员工支付“身份转换费”。同时,公司承诺,如果工作业绩能够连续3年取得“优秀”,那么公司还将让他们重新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并取得股份。

  郭某选择获得补偿并继续留任,从此劳动关系被转移到一家大型劳务派遣公司。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人脉积累,自2010年至2012年,郭强连续3年被评选为优秀员工。2012年底年终考核结束后,手机生产公司正式与郭强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,并给予员工股份。

  2016年,由于公司销售部门重组,公司决定与郭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。郭强同意了,但双方在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年限上产生了分歧。郭某认为自己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加入该公司,经济补偿金理应从2002年开始计算。而人力资源经理认为,2013年,郭某才正式与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,此前属于劳务派遣员工,因此补偿年限应当从2013年底开始计算。

 ■评析:

  工龄可合并计算

  经济补偿金需区分情况赔偿

  本案中反映的问题,是近年来企业在转变用工模式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。本案中,该手机生产企业为了转变企业战略,将正式员工转换身份,变为劳务派遣工,并给予了补偿,后又根据需要,使部分劳务派遣工重新获得正式员工的身份。根据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》第10条规定: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,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。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补偿的,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、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,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。

  因此,郭某的本单位工作年限应当从2002年加入该手机生产企业开始计算,但这是否意味着他的经济补偿金年限也从2002年开始计算呢?

  根据法律规定,虽然郭某的两次身份转换都是在公司的安排下进行的,但是在2008年郭某转变为劳务派遣工时候,公司已经支付了相应的经济补偿。因此,如果郭某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,其经济补偿年限应当从2013年开始计算。

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